鲜网文学 - 经典小说 - 荒年囤粮记在线阅读 - 荒年囤粮记 第30节

荒年囤粮记 第30节

    在周家人看来,只要跟着亲家,自家总不会被饿死。

    如果亲家真的走了,自己没有地没有粮食,迟早得被饿死。

    ——

    王家村家家户户忙着收拾东西,包括王宝山和王宝兴两家,他们两家日子殷实,家当自然多,收拾起来格外费力。

    王宝山家里只有一头牛,光把粮食放到牛车上就占了大半空间,剩下只能够放家里人的衣物被褥。

    每个人都只挑了自己还算新的衣裳带上,剩余的不是不想带,而是实在没有空间放。

    而且木槿家里连个牛车都没有,只能把东西和王家一起放。

    回家收拾东西之际,王李氏还特地提醒木槿把首饰收一收。

    因为没有完全接收原主的记忆,许多细节没办法一下子记起来,木槿反应好一会儿才明白王李氏说的首饰是什么。

    两个孩子都睡在王家,木槿倒不怕动静太大吵到他们,她从空间里拿出手电筒照明,翻找一番果然看到红布包裹的镯子。

    两只镯子是纯金的,看起来份量很足,是王李氏在原主十来岁的时候就替她备好的嫁妆,这个只有王李氏夫妻还有木槿许天赐才知晓。

    这时候,一两金子能兑将近十两银子,这两只镯子都极重,普通人家给一只银镯子做陪嫁已经是了不得的体面,给两只金镯子除了城里的大户人家,旁的少之又少。

    木槿找到东西之后,就小心翼翼把东西收到空间。

    另外,木槿想着既然马上就要搬走,以后村里再也没有那样大的用水压力,她终于用满满一个浴桶洗了回澡。接着又把家里的大瓮和浴桶都装满水放进空间里,如果他们在路上找不到水的话,可以找借口拿出来救急。

    至于剩余的东西,木槿把许天赐的笔墨纸砚还有他所有的书籍、文稿放进空间。

    书籍是木槿自己用的,来到古代她才知道古代几本不厚的书就能卖上一两银子,而这恐怕也是家境贫寒的学子难以出头的一大原因,毕竟光笔墨纸砚就可能掏空所有家当。

    因为舍不得再花银子,为了学会读写古代的字,她只好借用许天赐的书。

    至于剩下的文稿以及许天赐送给原主的簪子这种比较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木槿就收进空间准备传给吉祥如意留个念想。

    之前她自己购置的衣裳被褥,木槿把厚重一点的放进自己空间里,只拿出两套衣裳放在包袱里头。

    她得同王家一起走,她自己放在明面上的粮食还得靠王家的牛车,实在不能添太多东西给王家增加负担。

    因为东西太多,一辆牛车压根装不下,王宝山把家里两个大竹筐固定在扁担两头,在里头放家里人的衣服食物,大约一二百斤重。

    到时候由崇文崇武轮流背着便是。

    ——

    临出发前一晚,因为怕出变故,得有一半人家没怎么睡。

    而且有粮榔头两家还有李富贵家夜里就过来了,他们怕早上过来太招人眼,更怕王家村把自己给忘下。

    崇武告诉她长工还有王李氏周氏两边亲戚要同他们一起时,木槿不仅没有因为人多而欢喜,反而有种莫名其妙的担心。

    有粮榔头还好,两个人干活麻利又是王宝山雇的长工,并非爱生事的性子。

    可是李富贵和周家人始终是个变数,木槿就算不知道他们具体需要多久才能走到有水的地方,但按照现在的交通速度恐怕少则两三个月多则一年半年,等李富贵和周家都没有粮食,恐怕王家得接济不少,王家的粮食能撑多久实在不知道。

    现在气温比较低,饭食放的住,家家户户都在做糠饼或杂粮饼带着吃。

    看他们的样子,恐怕要做上够全家人吃上半个月的。

    王李氏也在家里忙着做饼和馒头。

    木槿在空间里储存了一二百个馒头,那是她听说要出去逃荒之后做了一夜做出来的,好在大家也在生火做饭,所以她并不算突兀。

    又想到吉祥如意现在主食小米粥和馒头,木槿又熬了几锅小米粥,放到家里头提水的木桶里面,满满两大桶,一起放在空间里,反正空间有个保鲜功能,放进去什么样拿出来还是什么样还不必担心放坏。

    木槿主要怕后面没有水,如意吉祥又小,还消化不好杂粮,为了以防万一便提前给她们储存好足够的食物。

    木槿心里打定主意,这两木桶米粥只给双胞胎用。

    如果只有他们用的话,这些应该够双胞胎配着其他东西吃一两个月的。

    王家自家兄友弟恭、家庭和睦,但是木槿总担心李家周家会生幺蛾子。

    王宝山性子和软,王李氏比他主意多些,但她娘家在其中,她大概率没办法拒绝娘家兄弟的请求,王崇文是最有主意的,架不住有个周氏。

    而周氏光娘家兄弟就有六个,还有不省心的叔婶一家,这些人都没有粮食,王家还真不一定能够拒绝的了。

    如果生活在现代,木槿自然可以不必忍受周氏,可是在古代,即使王宝山夫妇再疼女儿,也不得不说,女儿只是锦上添花,儿子才是家里头的根基。

    崇武还未长成,身为长子又正当壮年的崇文无疑是家里头最受重视的孩子,木槿对周氏百般忍让忍的不是周氏,而是王崇文。此时人们普遍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如果真的要在木槿和周氏之间做选择,不管王崇文还是王宝山夫妇,无疑会选择周氏,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女儿已经是许家人,周氏才是一辈子绑在王家的。

    或许王宝山夫妇因为疼爱女儿有些犹豫,但是在周围的舆论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他们迟早都会妥协。

    木槿穿越将近一年时间,足够看透这些道理。

    至于不和周氏一起,木槿有空间自己带着两个孩子走,那更是玩笑话。

    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走在逃荒路上在旁人眼里只是个待宰的羔羊。

    所以,为了保险,即使知道王家这条船并不牢固,也得咬着牙和王家绑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她和两个孩子的安全。

    木槿为了给自己上双保险,让崇武借着搬东西的名义把榔头和有粮叫过来。

    作者有话说:

    女主经过一年多的锻炼,看明白周围人的性子,也知道有极品亲家,可是被时代桎梏住的她,只能慢慢改变。或许有的读者会问,不带周家人可以吗?古代讲究宗族血缘,重视姻亲关系,并没办法像现代一样说扔下就扔下,不过女主已经有了防范。

    比如说后面把有粮榔头叫过去,就有拉拢他们的意思。她跟栓柱夫妻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是栓柱是王家族人,如果真的在女主和崇文之间做选择,栓柱家顶多就是多帮女主一点,但是有粮榔头只是长工,和王家更多是利益牵扯,把他们拉到自己阵营里的可能性也更大。

    女主穿越到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没办法有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做法(除非她跟王家宗族闹掰),所以只能慢慢来。所以也请大家给女主一点时间。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哦,每一条留言我都有认真看,特别感谢有你们的支持与陪伴!

    第33章 逃荒

    逃往异乡的道路

    木槿把空间里六袋子粗粮拿出来, 对着榔头和有粮说:“家里头亲戚多,往后说不准有什么事,我这里的粮食差不多有六百斤, 给你们两家一家二百斤,至于剩下的, 你们各自替我拉一百斤, 若王家有需要再拿出来。”

    两个人双双愣住, 他们不相信眼前有这么好的事。

    本来以为今天一家老小拉着板车提前来到王家村, 东家给他们两家每人一个杂粮饼已经是天大的好事, 却不想木槿居然会给他们这么大的好处。

    “这事东家晓得吗?”

    虽然白给二百斤粮食极具诱惑,但是他们的东家毕竟是王宝山而非木槿,要是瞒着王宝山私收粮食, 王宝山恐怕得埋怨他们。

    “这件事只有咱们三个人知道,我也不瞒你们,家里头跟着几十口亲戚, 恐怕安宁不了。你们在我家多年, 我也知道你二人都是牢靠的, 到时候若出了乱子,恐怕还得多倚仗你们。”

    木槿自己把话说的很明白。

    她担心周家人和李家人到时候借机生事, 所以先用粮食把有粮榔头拉拢过来。

    木槿和他们之间的接触让她看的明白, 他二人都是老实可靠的性子,恐怕比一群所谓的亲戚更靠得住, 当然, 木槿也深知他们的忠心首先是对着东家王宝山, 其次便是少东家王崇文, 因为在庄户人家眼里, 长子能当半个家。

    而崇文对外头从不含糊, 但是对周氏实在太过纵容,木槿防的就是周氏和她娘家。

    她此番就是要把榔头有粮从王崇文处拉拢过来,免得到时候真让王家变成周家人的粮仓。

    “那东家……”

    他们看出木槿的拉拢的意思,但还是率先想到王宝山。

    东家灾荒年间还记得他们,他们到时候不能对不住王宝山。

    木槿:“我家当家的去了,最亲近的就是爹娘,找你们更是为了防止那群亲戚趁着爹娘心软生事伤到家里人罢了。你们都是身强力壮的汉子,我也不想让你们做别的,只是到出乱子的时候帮衬一把而已。”

    有粮榔头一听也是这个道理,爽快答应下来。

    他们两人家里兄弟都不少,定然能够在关键时候护住王家人。

    除了这个,木槿还有另外的原因。

    她十个月前进城买粮,明面上的粮食大约有一千多斤,这些明面上运过来的都属于粗粮,木槿消耗掉的还不到十分之一,剩下的都是在用空间里的白面。但是在王家人眼里,她用过一年后也就能剩下五六百斤,多出来的不好解释。

    而且木槿一开始之所以买粗粮,就是为了到时候能有个救命的粮食,与其放在空间里闲置,倒不如拿出来给有粮榔头。一则他们两家都是饿到双眼呆滞,只差饿死,木槿的粮食可以帮助他们暂且度过难关;二则可以用粮食拉拢他们为她所用,毕竟他们二人战斗力尚且不错。

    王家自家的粮食算上这将近一年吃用的、借出去和送出去的,恐怕还剩下两千斤多斤,木槿不知道他们多久才能够安定下来,再加上路上可能还要接济两边亲戚,恐怕很难吃饱喝足。

    所以木槿思虑再三,决定按照王家人的猜测拿出五百斤放在王家那边,在有粮和榔头那边再放上一些,万一到时候真等王家粮食用完,她也能有个由头光明正大地拿粮出来。

    榔头一家五口拉着一辆板车,他兄弟二人加上父亲轮流拉车。

    有粮虽然已经分家,但是他爹娘并三个兄弟也选择同他一道跟着王家村走,他们皆没有牛马,靠人拉着板车走。

    榔头有粮悄悄拉过自家板车,又把粮食放到自家车上,拿被子和家什盖上才了事。

    ——

    有不少外村人跟着王家村一起走,这些人大都是王家村村民们的姻亲。

    其中,有牲畜拉车的人极少,王宝兴家一头牛一头骡子,是最轻快的,剩下就是王宝山和另外四五户,都是只有一头牛,最后还有家冬天农闲偶尔走街串巷卖小零件的人家有头骡子。

    除这一小部分人有牲畜,大多数人都是自家把车套在肩膀上,拉着走。

    还有家当格外少的,直接带着扁担,两边各挂一个大竹筐挑着走。

    要是城门没有关的话,王宝山说不准还会进城再买头驴或者骡子回家,可惜现下县太爷下令把城门关了,他们即使有钱都买不到。

    一般说来,一头牛至少得花费三十两银子才能买到,还因为官府对耕牛有管制不一定能买得到,而一头毛驴价格只有牛的十分之一多些。

    只要三四两银子就能买到一头驴。

    待大家把东西归置完便准备上路了。

    村里要走的人家十五六户,每家多则数十口人稍微两三口人,这些多是家里头有正当年龄的壮丁的,不走就得被抓去打土匪。

    村里剩下的几户家里没有适龄男人,又舍不得家里头的土地,所以准备再多挨几个月,说不准就下雨了呢,也不是他们顽固,现在人们大都安土重迁,大伙谁都不愿离开家乡。

    当然,还有姻亲来投奔他们一起走的,这种姻亲一般关系非常亲近,比如女儿女婿家或者媳妇娘家,走的十五六户里头差不多十来户都提挈着亲戚一道。

    小农社会强调人多力量大,重视宗族血缘,木槿穿过来之后见得多了便不以为奇。

    村里走了十五户人家,剩下的四五户死活都不肯离开,于是就由族长出面把其余人的房屋土地托付给留下的人家。

    “要是有水的话,土地你们先耕着,等我们回来再还回来就是。”

    族长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说他们逃荒时土地随便谁来耕种,但要是官府不追究,他们有朝一日还能回来,土地房屋就得还回来。

    剩下的人皆点头说:“晓得了。”

    前段时间王宝兴就曾派人出去探路,大伙皆晓得方圆几十里恐怕找不到水源,所以一个个都把自家的水囊装满,顺带着把木桶放在自家板车上,上面装满水,以备不时之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