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网文学 - 言情小说 - 大牌作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7

分卷阅读37

    陆钦给她递了半个桔子,“干嘛忧心忡忡的,有那么多人喜欢你,我都被你的文章刷屏了,连都转了。”

“谁啊?”徐思垚茫然,从来没听过。

“我在法国认识的朋友,是个很著名的编剧。”陆钦介绍道.

徐思垚星星眼,听上去比苏烨还厉害。

“问题是她不怎么认识中文。”陆钦笑。

“那为什么转……?”

“因为你红了啊!”陆钦捏捏她的脸,“小傻瓜。”

徐思垚躲开他的手,“你别只顾着高兴,人红是非多啊!”

陆钦赞许地点头,因为徐思垚的不自信,让她很难自我膨胀,即使面对这么多的赞誉,依然能冷静下来。

徐思垚眨眨眼,“你老实说,我这篇赋写的怎么样,真的当得起这么多赞誉吗?当年父亲只是说写得平平而已。”

陆钦想了想,“你这篇赋的确写得很好,即使放在当时,也是一篇佳作了。之所以能这么红,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

徐思垚挑眉,“怎么个天时地利人和。”

陆钦跟她解释:“现在的文章多在内容上出新,却很少在文体上出新了,写来写去不过是、散文、诗歌这些文体,殊不知读者们在文体上也会有审美疲劳,在一堆鸡汤文里看到一篇骈体赋,当然会觉得眼前一亮。而且你这篇赋又很应景,内容上符合最近喜庆的气氛,读者们自然能有所共鸣。这便是天时。”

徐思垚点头,确实如此,如果她放在别的时间里发这篇,恐怕还没这么好的效果。

“如果你发到了纸媒上,可能不会有这么快的传播速度,正是因为网络这个平台,让这篇文章在短时间内有更多人看到,这就是地利。”

“那人和呢?”

“人和当然就是垚垚你自身的才华了,如果你只有这么一篇文章的话,可能还不至于这么火,正是因为你之前的文章都写的不错,经得起推敲,大家才会真心佩服你的才华和文笔,关注你微信公众号的人不止是因为你的那篇更是因为你一如既往的好文笔。”

徐思垚笑,“还少不了贵人相助,沈老师、苏烨还有你,你们的转发也很重要。对了,还有那个帮我分析文章的老教授。”

陆钦笑着揉揉她的头发,“确是如此。不过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如果文章本身写得不够好,遇上再好的时机,再好的贵人也没用。

徐思垚抿抿嘴,“压力好大。”

陆钦亲亲她的额头,“不要有压力,你以前怎么写的,之后还怎么写就好了,不用考虑那么多。”

徐思垚皱着眉,越是被关注,敲下每一个字的时候就越小心翼翼,生怕写的不好,让读者们失望。她只好让自己尽量少去关注外界的评论,只管把自己的文章写好。

于是当她看到网上那些恶意诋毁的时候,已经是元宵节以后的事情了。

“红极一时的其实是抄袭古人。”诸如此类的文章陆陆续续出现在各网站上。

点开文章一看,有说是抄陆机的,有说是抄江淹的,还有说抄李白、杜甫的。

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就跟到了徐三土的公众号,在评论里指责她不要脸,连古人都不放过。

徐思垚哭笑不得,为此把陆机和江淹现存的所有作品都列了出来,甚至查了许多论文资料,以证明他们并没有写过一篇文章叫。

她的申明文章写得很谦虚,言语间没有丝毫的抱怨和愤怒,甚至带着那么点谦卑恭敬,不敢与陆公、江公相提并论,再加上权威的资料和证据,网友们这才消停下来,反而对徐三土的好感度又高了一层。

第二十九章

自从徐三土这个名字火了以后,有很多编辑来联系徐思垚,有的是为杂志约稿的,有的是想签约出版的。

徐思垚知道自己写文的速度,为了保持微信公众号的更新,她不可能一下写太多稿子,于是大多数都推了。

因为她之前给投过稿,和编辑也相对比较熟,写了一篇关于冯延巳的词作鉴赏和一篇关于盛唐气象的散文。

这次过初审和终审都很快,徐思垚没等两天就收到了结果。她就和苏烨在电话里感慨,“约稿函上说是匿名审稿,看来是假的。”

苏烨咔吱咔吱吃薯片,含含糊糊说:“哪有那么多匿名,老作者肯定比新作者容易过稿,你这算是混出头了。”

徐思垚叹了口气,“哪有那么容易,大家也就一时新鲜而已。”她心里一直有种隐忧,自己对古代文学其实算不上有很深的研究,只是以前生活在那种语境里而已,现在读者乍一看到觉得新鲜,过段时间也会有审美疲劳,更何况她的散文和生活关系不大,很难引起共鸣。

“那是以后的事,你现在先不用担心这个。”苏烨不以为然,“这年头喜欢古风的人不在少数,有固定的读者群就好,有些作者靠一两本书能吃一辈子呢。”

徐思垚笑,她显然不是那种作者。她始终觉得自己如此受欢迎,有投机取巧的成分在里面,就像陆钦高考写文言文作文一样。

“再说你又不是要指望稿费吃饭,”苏烨以为女神写文章纯属玩票。

徐思垚实话实说,“以后可能就要靠稿费吃饭了。我是真喜欢写作。”

苏烨惊讶,“不会吧,喜欢就当爱好呗,我跟你讲,不要把爱好变成职业,那样会失去乐趣的。”

徐思垚想了想,至少现在自己还没失去乐趣,“那就等真没乐趣了再说改行吧。”

苏烨星星眼,女神就是女神,改行跟改个护肤品的牌子一样容易。“如果你真想长期写作,可以试试写。”

徐思垚:“在网?”

苏烨:“可以啊,热烈欢迎。”

“我再考虑考虑吧。”

徐思垚这人,不但未雨绸缪,且三思而后行,其实她一开始就有写的打算,但自己对这种文体的了解实在不够。所以一直不敢下笔。

这半年她有意识的读了各种类型的,有世界名著、有现当代文学、有网络文学也有一些短篇。写与写散文不同,更看重作者的叙事能力,作者不再是直接面对读者抒发自己的看法和感情,而要躲在人物背后,把观点和感情融入故事和人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