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网文学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圆梦巨人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25

分卷阅读325

    着难以言喻的悲伤。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似哭非笑的表情,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有妻子悼念亡夫的哀痛,有稚儿想念父亲的无助,还有扬眉吐气的自豪,与有荣焉的神采,大快人心的兴奋……

悲伤、兴奋、痛快、自豪所有的情绪掺杂混合在一起,却奇异的和谐共处,不让人觉得突兀,而这些情绪在看到骑马而来的英雄们之后达到了顶点,全城的气氛进入高潮。

贾赦除了现场感受到大家热烈的情绪,脑海内也快被009不间断的提示吵得头疼。在平定西北游牧之后,贾赦已经完成第四阶段的任务——名动四方,已然收获了西北四十余万人的敬仰,终极任务完成将要过半。之后随着胜仗的消息传遍大齐的大江南北,陆陆续续又收到七八万人的敬仰,而此次进京之行,看目前的情况,满足五十万人不在话下。

而因为老百姓们终于近距离接触到贾赦,不再是之前那个只存在于旁人口中的虚无形象,有好事者便将贾赦的生平一点点儿扒出来。前五十年和最近三年天差地别的对比,更让贾赦的崛起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各种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

有说贾赦乃将星下凡历劫,前五十年是因为劫难未过才会平平无奇甚至沦为阶下囚,待劫难一过便大放异彩,这是玄幻一点儿的说法;有说贾赦败光了葳蕤昌盛的荣国府后,一夕之间大彻大悟,决心痛改前非,重振将门雄风,才会有如今的威烈将军,这是浪子回头相对写实一点儿的说法……

尤其贾赦身边还有一头白狼随侍,据说威烈将军打仗从不使用战马,全程以白狼为坐骑,遇神杀人,遇佛杀佛,犹如杀神降世,势不可挡,敌人每每遇到威烈将军便两股战战,自动下马投降,所到之处敌军不战而败。这些或真或假被人口耳相传,尤其许多说书人为了吸引看客,博得彩头,更是极尽想象之能,添油加醋将贾赦描绘的神乎其神,每一场战役描述的惊现异常,仿佛亲身经历一般,间接的为贾赦搞了一把宣传。

背后的009察觉到因为说书人的巧嘴间接为贾赦涨了许多粉丝,顺势悄悄添了把火,让这些版本更加广泛的流传于民间,被大众所知,之后陆续收获了十多万人的敬仰,不再扯后腿为了让贾赦早日实现双神成就而推了一把的009深藏功与名。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而贾赦此次进京的目的首要就是解决接下来的军饷问题,趁东北游牧现在人心惶惶,正是拿下的最佳时机,若是再等个两年,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届时再次开战反而要花费更多人力物力,甚至造成更大的牺牲。这就叫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现在西北军正是士气大胜之时,只要与东北军打好配合,形成合围之势,拿下东北游牧便如探囊取物。

要说这天底下最富有的人属哪些?不外乎贪官和富商。这些年大齐的大贪、巨贪被皇帝整治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些小贪小闹,剐不出太多油水,若是再去搞这些人,一则让朝廷无人可用,使得朝纲动荡,二则更加显出皇帝刻薄寡恩,绝对是个不讨好的事情。

官僚不好下手,只能从富商身上使使劲儿,贾赦此番京城之行定要从大齐富商手中剐下最肥的那一刀方才罢休,为此只能提前说声对不起了,这曲线救国之策实属无奈。

参加完庆功宴,皇帝就拉着贾赦准备来个君臣促膝长谈。这几年皇帝虽未见其人,但君臣二人之间的书信往来却频繁不少,只有鸿雁传书却一直未得庐山真面目,这一次会面颇有些网友面基的意思。

谁都不知道二人在殿内谈了些什么,只知道皇帝第二日便颁布了一道诏令:募集军费,对象是大齐富商之流。此军费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凡是募捐军费之人,不仅可以将名字镌刻于英雄碑上,永世流传,还可以优先取得今后与西北游牧一族往来贸易的通行证,这是官方认证,受朝廷庇护,简言之受了委屈朝廷可以帮忙做主。

这诏令一发,不光朝中群臣议论纷纷,大齐各地接到诏令的巨富之家也是通过特有的渠道互通消息,商量对策,讨论皇帝此举的意义。

士农工商,商人之流虽奴仆如云,房舍万千,金银不计,可一直以来的地位却是最低等的,从一开始的不能穿戴丝绸衣物,到申报不实没收家产,再到不能入朝为官,无论朝代更替多少次,对于商人的歧视和限制一直存在。即便金银可以换来诸多东西,可在达官显贵跟前永远连条看门狗都不如,在某些待遇方面更是因为被冠以商人的名头而丧失资格。

哪怕随着社会进步,商人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尤其到了大齐这里地位较之以前已然好了许多,不再有历代明令限制的条条框框,商户出身也能科举考试,入朝为官,可地位低下仍旧是不争的事实。寒门出身一朝鱼跃龙门便可称为贵子,走到哪里都能被人高看一眼;商人之子同样寒窗苦读十年一朝高中却还要忍受同僚或明或暗鄙夷的目光,甚至因为各种不着痕迹的排挤而终日苦闷无望,止步不前。

想要争取一切机会进入更高的阶层,赢取更多的尊重和社会地位,哪怕付出不菲的代价,这是每一个豪商巨富心中的梦。这就是物质生活已经极其丰富,该进一步追求享受精神层面的东西,他们最不在乎的就是钱,真正想要的反而是一些旁人唾手可及的东西。

抓住了这些人的心里,要想从他们口袋里掏钱自然不算太难的事儿。英雄碑是名,这相当于是间接的发出一个信号:无论出钱还是出力,大齐尊重每一个为朝廷做出贡献的人,你们每一位都是英雄,你们的名字和功绩将镌刻于石碑之上永垂不朽。这样的信号代表什么,代表着从最权威的官方开始承认商人的地位,哪怕不能立竿见影收到效果,却是一个好转的信号。

除了名,自然还有最为吸引人的利益。西北已臣服大齐,未来东北极有可能同样臣服,北方一带的土地和人口至少有大齐的三分之一,这么庞大的地方若是能得到官方支持在未来往来贸易上分上一杯羹,那绝对能赚的盆满钵满,捐献的这点儿小钱算什么,未来能乘以十倍甚至百倍的赚回来。

商人重利,又是最懂得用一分投资赚取十分回报的一群人,这么大个蛋糕放在跟前能不心动,能忍住不咬?答案自然是不可能。

要说皇帝在这道诏令中干了啥,或者许诺出什么?看似给了挺大的甜头出去,其实都是抬抬手的事儿,根本不费什么。建一座英雄碑,无非是找块大石头,再找几个匠人;开放通行证,将来北方一收入囊中,不用开放通行证自然就会产生往来贸易,看似加了一道官方认可,只是给商人们吃了一个定心丸罢了,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