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网文学 - 耽美小说 - 谨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91

分卷阅读491

    撺掇几句,竟然起了不该有的心思,“夫人,饶奴婢一命,奴婢知错了!”

奶娘的求饶声传到车厢门外,直到她的额头磕的青紫一片,楼夫人也没出声。

又过了一会,一个丫头带着两个身手利落的女子走了进来,“带下去,该问的都问清楚。”

“是。”

等到车厢门关上,丫头走到楼夫人身后,轻轻给她按着额头,“夫人也别太生气了,她就是一时鬼迷了心窍,之前都还好的。”

“我知道。”楼夫人道:“否则……”

丫头不再说话,楼夫人合上双眼,这日子好了,总有人不安生。

龙皆有逆鳞,人也一样。

楼夫人的逆鳞就是她的两个儿子,从幼时的楼逍,到如今的楼睿,胆敢在她眼皮子底下捻三做四,就别怪她心狠!

西伯利亚

楼少帅接到李谨言的电报时,军队正向基廉斯克移动。

华夏对德宣战之后,并未如英法等国期望的,马上向欧洲派兵或是派遣劳工,只是效仿美国的做法,向协约国提供了一批物资。进入西伯利亚的华夏军队也象征性的放缓“行军”步伐。

俄国临时政府在七月初冒险对同盟国发动进攻,一来为表明态度,争取协约国的支持,二来是为消灭国内革命,三来,也希望协约国对华夏在西伯利亚的军事行动进行“劝阻”。

从四月到六月,布尔什维克一直在俄国下层士兵和群众间进行鼓动宣传,坚持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四月示威,六月示威,七月示威接连不断。

七月十六日,前线的惨败传回圣彼得堡,工人,士兵和群众再次走上街头,示威游行,高喊口号,要求一切权力属于苏维埃。临时政府做出的回应直接明了,镇压,六百多名工人死伤,酿成七月流血事件。

七月二十六日,克伦斯基成为总理之后,采取了更加“彻底”和“残酷”的镇压手段,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了,却并不是弗拉基米尔所期望的那种“结束”。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倒向新组建的联合政府,支持克伦斯基,布尔什维克不再公开活动。他被迫化妆成一个芬兰工人,再次逃亡。托洛茨基等人也转入地下,基洛夫的反抗组织也进入了紧张的戒备。

沙皇一家也被乱局波及,克伦斯基计划将他们送到西西伯利亚的一处山区。在沙皇一家动身之前,消息便经由伊莲娜和她的“姨妈”约瑟芬传了出去。

塔基杨娜女大公说服了沙皇和皇后,沙皇愿意付出“相当”的代价来换取华夏人的帮助。

楼少帅却不打算马上让尼古拉二世如愿,俄国国内的局势越发混乱,这个时候搅进去,并不明智。

沙皇一家是个好筹码,却也是个麻烦。为了逃脱,他们付出的筹码只会越来越高。只要保证他们还活着,大可不必这么急着将他们救出来。

七月二十七日,沙皇一家坐上火车,离开了圣彼得堡。

同日,城内一家专卖华夏商品的商铺也关门停业,在如今的圣彼得堡,这简直再寻常不过,没人会太过在意。

七月三十日,沙皇一家改乘马车,被送进托博尔斯克山区。在此期间,忠心的伊莲娜一直跟随在塔基杨娜女大公身边,并取得了沙皇一家的信任。

八月二日,沙皇一家在新住处安定下来,房子四周的守卫,除了负责与政府部门联系的两个人,其余都换上了新面孔,其中还有两个东方人。

这些变化,沙皇一家都注意到了,但他们感到的却不是畏惧,而是激动和兴奋。

于此同时,李谨言又给在西伯利亚的楼少帅发了一封电报,电报上除写明北六省三所军官学校的德籍教官即将离任回国,还附有楼二少已到关北的消息。

看过之后,楼少帅将电报折起收好,表情十分平静,拿起马鞭走出营帐,所过之处,兵哥们皆能感到四周气温骤降五度。

228、第二百二十八章

八月中旬,以英法为代表的协约国,首次明确向华夏提出出兵要求。

一个多月前,首批美国大兵抵达法国,并在巴黎街头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阅兵游行。与群众的欢呼声相反,协约国首脑和指挥官们,对这支牛仔队伍并不看好。

率领这支军队的是有“黑杰克”之称的约翰潘兴,他强硬的要求美国军队必须有独立作战的权力,打破了英法将美国牛仔当炮灰的算盘。可不当炮灰,这些美国大兵根本就不“适合”欧洲战场,独立作战?去战场上送死还差不多。

在“独立”作战之前,这些美国牛仔必须进行军事再训练,一训就是几个月,直到一九一八年初,美国大兵才真正打响他们到达欧洲大陆后的第一枪。

训练期间,如何克服对毒气的恐惧,是这些美国牛仔最难-跨-过的一关。

一九一五年后,交战双方都会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向对方的阵地发射毒气弹。无论是防毒措施还是毒气种类,德国人一直领先。一九一七年七月,德军首次将芥子气使用在了战场上,毒气之王的出现,让协约国彻底落了下风。

英法士兵的惨状,加重了美国牛仔们内心的恐惧,毒气成为了比重炮和机枪更可怕的东西。

哪怕协约国的军官告诉他们,有防毒面具和更好的防护措施,美国牛仔们依旧半信半疑,这不只拖慢了他们的训练速度,也拖延了美国大兵走上战场的时间。

欧洲的战况不容乐观,东线的炮声再次停了,俄国国内的乱局,使临时政府无法支撑前线的进攻,奥匈帝国军队完全可以独自应付,德国得以从容调派部队在西线发起进攻。协约国西线军队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法军,士兵哗变随时可能发生。英军独木难支,意大利在南线也不好过,其他参战的欧洲国家也差不多灯枯油尽。追随美国脚步对同盟国宣战的拉美国家,深谙打酱油的精髓,嘴上叫得再响,也坚决不派兵,连“支援前线”的物资都是应付了事。

华夏,成为了英法最大的希望。

“派兵?”展长青见到英法两国公使,听到他们的要求,并不感到吃惊。

在对德宣战之后,华夏联合政府的几个头头便关在小黑屋里开了一场秘密会议,楼盛丰,宋舟和司马君等皆是军人出身,具体分析欧洲的战况之后,他们更倾向于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