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网文学 - 耽美小说 - 有种你下朝别走[重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8

分卷阅读68

    计挑起的。

当朝红人铁三角闹起了内讧,文武百官集体发懵。

卫裴对我说:“如此也好,暂将陶三勇押在狱中,缓作处置。只是宋大人停职入狱受审……”

实在难办,连卫裴都吞吞吐吐说不出准话来。薛爱卿这人真是一言难尽。

然而世事无常。不知是不是连老天爷都看不过眼,就在薛大人一计出其不意的绝地反杀击垮政敌之后……陶三勇死了。

“喜迁新居”的前一晚,暴毙于刑部大牢。

薛赏怒了,怀疑是宋琅派人动的手脚。身在大理寺狱的宋琅也怒了——他要陶三勇死在王法之下,而非这么囫囵个死法。

那么是什么人能来无影去无踪、在戒备森严的刑部大牢中将朝廷重犯一刀断喉?

次日大朝,有人要重修大理寺狱、刑部天牢及各州府官牢,有人稀里糊涂连着张敖案瞎弹劾宋琅,有人废话连篇空喊立案追凶……

正此时,良州传来密报,其余关押于良州府牢的逃兵也都死了。

举朝震惊。

良王终于亲笔给我写了道折子请罪。详细描述案情后,告诉我说此事恐与“蜉蝣”有关,最好移交鸿都府,敕鸿都令查办。

恰阅罢奏折,卫裴便找上门来,忧心忡忡道:“鸿都府请令彻查陶三勇狱中遇杀案。另请陛下下令,允许鸿都府今后协力三司,共同参审所有关涉裁军之案。”

我点了点头:“你也觉得这事儿和‘蜉蝣’有关吗?”

卫裴看了一眼我手边的折子,略一颔首,拱手道:“臣尚不敢断言,但自此前数,有五桩案与‘蜉蝣’难脱干系。一为文帝继位之初遇刺案,二为先太子亡故后姜太后遭毒杀案,三为微臣恩师遇杀案,四为姜老先生遇杀案,五为晋王遇杀案……”

“……”让他这么一细数,我不由心惊。

卫裴顿了顿,继续道:“‘蜉蝣’起初为八世家在鸿都令大肆盘杀下的幸存之人——女眷、幼子、或是远亲,这些人受鸿都府暗中庇佑,一直到文帝朝最后一任鸿都府尹齐叔元时,文帝利用姜贵妃与魏西州打压鸿都府,令鸿都府名存实亡。其间,‘蜉蝣’的庇护人先后从鸿都府尹齐叔元变成魏西州、再是姜老先生。而姜老先生死后,另一人又成这个‘庇护人’……”

我不禁一拍桌子:“说起来有理,难怪他们东捅一刀、西劈一斧,没个定数,想来是换了撑腰的。朕看文帝遇刺,大概是八世家余孽复仇之举。太皇太后当年被人投毒,应当是姜先因姜放和先太子、乃至魏西州之事积恨……唉。至于张寄,老先生想过扶植他‘外孙’吗?”

卫裴低头道:“恩师与臣常谈及朝中旧事,言语之间,大抵是为旧东宫不平的。”

那么便可以推测,先太子太傅张寄在我父皇驾崩前那段时间里,曾经筹谋助旧东宫复起,而我师父与之意见不合,出手相阻……可师父他为什么不赞同张寄?在我和拥兵作乱的诸王之间,师父不得不选我,但在我和东宫嫡长之间……是因为皇侄的身世吧?那张寄也知道皇侄其实并非东宫之子吧?

“陛下,至恩师之死,”卫裴唤了我一声,“是‘蜉蝣’第一次向大兴国运,伸出暗影里的那只手……”

没错,刺杀文帝,乃至对祖母投毒,都能算进“报仇泄恨”里头。杀张寄已非关私人恩怨。师父自己的死更是直接推起了五王之乱,紧接着晋王在五王之乱中横死,又迅速使叛乱平息。

从张寄开始,每一次蜉蝣纹出现,都逢时局大变。

这与前世不同。最大的不同便是师父的死,以及之后晋王的死——三只蜉蝣的团纹不知前世现于何处,但四只的原应出现在给我的奏章上。

那又是谁杀了师父?

——“我就在那里……世运如洪流,有人如泥沙,有人如礁石,姜先生激起的浪花,便在这帐外。”

……是姜平容。

我不由出了一身白毛汗:“先前要你查的,晋王麾下能接触铜管战报的人,查了吗?姜放之女可曾查明下落?”

卫裴垂首:“陛下恕罪,均无下落。诚如良王殿下所言,‘蜉蝣’无层级、无头领。他们四散天地间,静时无声无息,动时又如雷光紫电一闪即消,除了刻意留下的蜉蝣纹,其余根本无从追索。臣所说的,大多都只是推测。”

曾经夸口号称自己“从不说推断”的卫大人去哪儿了?我把朱笔的毛揪得劈了叉:“既无层级、无头领,又怎么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文帝和姜太后之事倒能解释——大家安安稳稳抱住鸿都府大腿过日子,个别有志气的想刺杀投毒报报仇。但之后就没法解释了,他们为什么插手管国运?”

卫裴想了想,道:“可以解释。良王殿下说,西州的剑宗名门魏家在‘蜉蝣’中施惠甚广,颇具威望——想来,这些人都出自罪臣逆乱之家,从刀口下逃生后,必然需要依仗某些权势富贵才能生存下去。虽一开始,鸿都府的目的似乎仅仅是庇佑无辜,但后来的‘庇佑人’要借用手下这股力量去做些事情,也不难理解。”

“要是这样,那张老先生遇害大概说得通了,”我把劈了叉的笔尖重新捏合到一起,“但姜先和晋王之死,背后又有什么目的?二人的死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五王之乱的兴起与平息,难不成他们是在帮朕推行削王令?”

卫裴看着我,不吭声了。

这他娘的还真不是没可能。只是这种帮助的究极目的和具体实现手法令人忐忑。我忐忑地又将笔尖劈了叉:“眼下陶三勇一众人等被暗杀,显然是给裁军令捣乱的,如果也是‘蜉蝣’所为,为何他们‘支持’削王令,不待见裁军令?毕竟削王和裁军,说到底是一码事。”

卫裴微微拧起眉心:“尚无法确定是‘蜉蝣’所为,事发后并非发现蜉蝣纹,且与前五起案件相交,陛下不觉得这次的死者有所不同吗?”

“……是,死的人多。之前蜉蝣纹出现的时候,刨去行凶未遂和受殃及的池鱼,只死一个。而且被瞄上的都是大人物。”

卫裴点了点头,又不吭声了。

我把笔一扔,抱壶给自己倒了杯春茶,于这乌七八糟的俗务中竟然咂摸出一丝百无聊赖的闲适来:“但不是‘蜉蝣’的话,又是什么人干的?宋琅没这能耐,且不说他秉性,他倒是有能耐在刑部大牢里悄无声息地做